外交官看杨凌|旱地农业技术“吸睛”双多边农业国际合作意愿强烈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杨凌是一座用农业技术造福人类的伟大城市。”这是参加“机遇中国看陕西——2024年驻华外交官陕西行”活动的驻华使节们共同的感慨。
6月5日,来自尼日利亚、捷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纳、柬埔寨、津巴布韦、老挝、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阿根廷、巴哈马、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几内亚、索马里等16国驻华外交官走进杨凌,参观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菲格庄园……亲身感受杨凌的现代农业实力,展望合作新机遇。
看合作:杨凌农业项目“出海”受期待
在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驻华外交官被展墙上所展示科技成果、国际合作等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工作人员介绍,5年来,基地建成10个境外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11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中国经验”。比如,2022年,杨凌菲格庄园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的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开展无花果良种苗试种,在线人次。
面对如此成功的合作成果,在座谈交流中,马里驻华外交官包卡利·包古姆现场表示,想认识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方面的负责人。“中国与马里的合作走深走实,农业领域蕞具潜力。因此希望杨凌示范区与马里有关方面结成对子,解决粮食危机问题。”包卡利·包古姆说。
据了解,杨凌示范区先后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了非洲的塞内加尔、津巴布韦。“非洲是杨凌下一步对外合作的重点方向,希望彼此建立联系,加强政策了解,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杨凌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援外培训也是外交官们颇为关注的热点。据了解,上合组织农业示范基地已承办了163期援外培训项目,为130多个国家培养4600多名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参访中,外交官们还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养殖管理研修班”学员热情交流。“希望与杨凌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开展合作。”几内亚驻华外交官卡巴·依帕玛·森昆说。
驻华外交官一行刚走进植物工厂,立即被立体蔬菜栽培室吸引。“如何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都适合种植哪些作物?”外交官们纷纷向讲解员提问。
在杨凌,一座植物工厂让植物摆脱了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约束,在“工厂”里茁壮成长。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农作物种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化耕作,而是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在植物工厂内进行工业化、自动化、现代化的生产。
在植物工厂,水盆里种植的蔬菜可以种满10层钢架;人工模拟的“太阳光”全天照射,营养液通过管道循环供给,全年无间断生产。“由于年复一年的耕种,一定会使土地变得贫瘠,因此无土栽培是未来不可或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布基纳法索驻华外交官帕伦福·尼法布罗点赞杨凌示范区智慧农业时表示。
种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起点,其质量和品种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
作为专注于玉米和小麦种子选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南用3年时间,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审(认)定了8个玉米新品种。蕞新测产的良玉99玉米,因具有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菌、结实性好等特点,被外交官们所关注。“它是如何实现抗风等性能的?除了黄玉米品种,是否还有白玉米品种?”尼日利亚驻华使馆公使欧可·乌切惊讶地问道。
对此,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宋协良一一进行了细致回答。
传承农耕文化、深耕旱地农业,自1997年设立以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之路。
作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窗口,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30多项。此次16国驻华外交官因“禾”而来,就是一次建立联系、学习经验、开拓合作的务实之旅。
正如尼日利亚驻华使馆公使欧可·乌切所说:“我们需要杨凌在旱地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也需要农高会这样的国际性合作平台。在杨凌的所见所闻,满足了我们对此行的期待。”
陕西:让“追着文物游陕西”“诵着诗词游陕西”等成为潮流
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西安开幕
“Z世代”汉服妆造师:愿汉服从“尝鲜”走向日常
中国推力蕞大液体火箭动力点火试验成功
“海洋强国”主题文化长廊亮相西安地铁
全红婵/陈芋汐组合获2024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西安)首金
世预赛国足主场1-1战平泰国队 失去出线主动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