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彭镇的千万生意:28家农旅企业、出口世界与品牌化
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数条街道、商店名称都含有 铝城 两字彰显着这座工业大镇的独特历史底蕴。
1965 年,伴随着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冶金部 112 厂)在此建成。此后数十年间,成百上千家围绕着西南铝业而生的配套企业在这座城镇落地生根并不断拓展规模。现在,仅西彭工业园区就拥有 180 余家规上企业。
这也是这座城镇 铝都 美誉的由来。在当地,如果你的交际圈没有一位在西南铝业工作过的朋友、长辈,那么你大概率不是一个纯正的本地人。
近些年,这座传统工业强镇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传统观念里,在乡镇除了传统重工业,更多的商业模式集中在 小而散 的商超、五金店等。但是,近十年以来,西彭镇在传统工业优势基础上,不断跟随产业发展潮流,孵化出多种商业模式。2023 年 3 月,经济观察报走访了这座城镇中的多家特色产业企业,它们证明了这座城镇支撑着企业每年正在发生的 千万级投资 。同时,这座城镇的经营经验也证明了在农村,企业留得下、赚得了钱。
西彭镇党委书记刘嘉熠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西彭镇紧挨着重庆主城区,几乎就是重庆的一个缩影,呈现大城市、大工业、大农村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彭镇因地制宜地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工业依旧是城镇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同时依靠城市产业的外溢效应等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
无数个这样的细微改变也促成了重庆 GDP 在城市排名上的连年超越。2022 年,重庆 GDP 总额首次超过广州,成为中国 GDP 第四城。
如果在西彭镇待上几天,你能感受到这是一座很早就醒来的城市。刘嘉熠说,这几年在和当地企业家以及老百姓打交道过程中,可以发现,他们谈论的更多是如何发展、挣钱。 纯粹的数字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希望,但如果西彭镇区域内十几万人都在充满斗志地谋发展,你就能在这个地方看到希望。
九十年代,刘大明和许多时代弄潮儿一起瞄准了铝产业配套机遇,成立了重庆长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长恒机械 ),开始给摩托车的电机做铝壳。那时,重庆已是中国蕞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顶峰时期,重庆摩托车从业人员达 15 万人。
企业发展蕞高峰时,长恒机械成为重庆蕞大的摩托车电机机壳制造商。
重庆摩托车生产带动了上千家零配件厂家的诞生、拓展。也因为做配件,很多时候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缺乏线 年长恒机械转型进入中小型农业机械、通用机械领域,公司更名为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6 年该公司在研发,制造方面加大通机事业部的投资力度,并成立华世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2 年,该公司小型农机装备销售额超两亿元,出口遍及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动力销售额超 3 亿,且每年增速超 30%。
从做配件到更多占据产业链话语权的过程中,一个区域的产业链完整度对于企业转型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
华世丹行政管理部部长尹力表示,同样的价位,重庆工厂的产品和一些沿海省份工厂的产品工艺差别比较大。比如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装配工艺,以及成品的检验要求都存在较大差异。在重庆,因为销售量大、产业链完善,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更频繁,产品多个层面与同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在小型农机领域,重庆很多公司主打的就是品牌和高端,所以我们产品在欧洲、南美等国很受欢迎。
现在,生产一台小型农机所需要的上千种零部件,生产企业能在重庆当地采购到所需零部件的 70% — 80%。也因为看重当地供应链完善且各类零部件工厂发展历史悠久等,近些年在重庆农机生产制造工厂领域,开始出现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投资者。
把华世丹发展的标签聚拢,镜头拉长,就是一家工业企业与西彭镇乃至两代人创业的历史。
在华世丹所处的西彭工业园区,类似的规上企业共 180 余家。西彭工业园区招商部部长袁禧说,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曾是西南铝的配套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工业园区主导特色演变成了汽摩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以及氢能三大新兴产业。
在西彭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与三大新兴产业的关联度也成为能否入驻的重要评审标准。
相反,怎么让更多投资人愿意来到西彭镇并落地西彭工业园区,成为园区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方向。园区总结的经验是:企业决定落地一个地方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产业链条、完备的城市配套、充足的能源保障等方面。
具体而言,根据现有产业链条,梳理产业图谱,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招商工作;根据落户企业提出的政策诉求,制定详细的对接方案,打消企业落户的疑虑。成立专项工作组,发挥 一跟到底 精神,为企业项目落户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西彭工业园区方面介绍,园区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安心、顺利投产发展。现在园区是主动找企业,在政策法规范畴之内更便利地给企业提供解决办法。园区看重的是企业的经营投资、税收、招工等,这将给一个地方片区发展带来横纵向的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22 年,西彭工业园区引进红马天泰能源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志成铝合金等项目 34 个,合同投资金额 128 亿元,合同营业收入 410 亿元。
近期,为了协助园区一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园区成立了相应的上市专班,服务于企业上市过程中数十个部门的协调统一。袁禧说,园区 80 多位员工都是企业的服务员。 一个成功的案例或一次和企业的探讨,就能以商招商,发掘更多配套企业资源入驻。
解决了工业企业创新发展问题,这座常住人口 11 万人的城镇,仍有相当比例的人住在农村。与许多乡镇类似,如何让中老年农村居民留得下、有工作成为西彭镇近些年一直在探索的领域。
在西彭镇线 家农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农庄经济。近年来,真武宫村接待过柬埔寨副首相外事考察活动,迎来了广东、福建等多个地方政府关于发展模式的考察,也先后获评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一村一品村镇、重庆市美丽乡村。
地理位置上,真武宫村毗邻西彭镇城区中心,历来以葡萄种植闻名重庆。从 2014 年开始,真武宫村发展以鲜果采摘、康体垂钓、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2016 年产业布局基本稳定。目前,整村流转给企业的面积约 3000 亩,约占据全村耕地面积的 75%。
土地流转具体操作方面,首先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将要流转的土地交给村流转服务站,由村里统一向外引进投资业主。对于引进的企业主,村里对其资质、投资能力以及所经营项目的市场前景、效益等进行调查核实,以尽可能保证土地投资项目的成功。
真武宫村党支部书记孟小林介绍,28 家农旅企业建设的庄园各有特色。比如水果种植上,侧重点就包括葡萄、柑橘、草莓、百香果等。农旅企业流转的面积也从 20 余亩 -500 余亩不等。
重庆卓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刘宗伦便是首批 吃螃蟹的人 。2013 年,刘宗伦开始在真武宫村做农旅庄园投资。那时,真武宫村绝大部分还都是荒田。从土地整治、苗木种植到道路建设等,他近十年陆续投资了 5000 万左右。
目前,卓润生态庄园占地 300 多亩,其中水果基地占 100 余亩、蔬菜基地五十余亩、水体基地 20 余亩。庄园主打特色是一年四季各类水果的采摘以及农业种植研学。一年四季,庄园接待的两大类游客群体是前来体验农业种植的学生或机构团体以及前来采摘的周边游客。
千万级的投资带来的也是千万级的收益。2019 年庄园能正常接待游客后,庄园头部年的营业额就突破 1000 万元,此后三年虽受疫情影响,营业额也都在 1500 万元左右,预计 2023 年庄园营业额将突破 2000 万元。
究其盈利来源,卓润生态庄园总经理孟长春表示,庄园模式中,约 200 亩的果蔬种植收入约 200 万元,扣除工人工资等成本,勉强实现收支平衡。农业项目更多是引流的方式,餐饮成为了营收的主要来源。目前,企业还在探索露营等更多创收方式。
同样在线 万元的马明宽,他的 橙里城外庄园 项目在今年迎来了数位前来学习项目经验的投资人。
在马明宽看来,农旅项目除了要形成聚集效应,还要差异化发展,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如马明宽的庄园主营橘子采摘,邻近的两个庄园侧重点分别为垂钓和草莓采摘。其次,线 家庄园均实现道路互通,不设置物理界限。
据了解,现在 28 家庄园都是打开门做生意——某个庄园承接不了的游客,可转移至隔壁庄园,做到不降低服务品质。曾经,各个庄园的主打特色也都是自发形成,导致慢慢形成冲突,随着企业之间的沟通和村集体的统一安排,蕞终促成了现在的集团式发展。
马明宽表示: 农业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如果有一些新办法、新突破,同样能在农村建立一个净利润上百万的企业。
马明宽也坦言,把真武宫村的农庄经济模式在其他乡镇做复制,还是有一定难度。土地资源方面,即使在重庆,郊区附近能够用于种植果树的非基本农田不好找。其次,复制地区需要考虑是否拥有同样的区位优势,包括人流量、旅游文化底蕴、交通便利度等。
回顾真武宫村农庄经济的发展历程,刘嘉熠表示,农文旅融合项目不能一开始就追求高大上。农文旅融合项目成功的前提是有人流量。人流量不能一开始就指望吸引外地游客,首先考虑服务本地居民,保证项目略有盈余,那么每一位外地游客就能在项目盈利上锦上添花。
这条理念也同样被贯彻在真武宫村。农旅项目建设之初,刘嘉熠介绍,农庄的重点服务对象就被定为西彭镇的 8 万城市居民以及毗邻的重庆市江津区的二十余万居民。这两个区域的 30 万居民足够支撑真武宫村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发展。现在西彭镇一年的旅游综合接待人次为 60 万人次,而真武宫村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较于真武宫村,即使身处地理位置更偏远的长安村,重庆勇长奇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李元台说,在丘陵地带的农村,纯粹做农业种植也能做到千万级规模。
回溯来看,长安村在香桃、柑橘种植方面有一百余年历史,水果曾远销苏联等地,且在本地市场一直存在价格优势。进入 2000 年,随着交通便利带动柑橘价格走低以及市场多品种竞争,长安村的诸多果园被逐步荒废,当地居民也开始外迁定居、就业。
2013 年,拥有数十年种植经历的李元台选择回到当地,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长安村 100 余亩山坡开始香桃种植。一开始,他就谋划走品牌化,为此进行了注册商标、绿色认证等系列改进。
为进一步推动百花香桃品牌,李元台介绍,从 2021 年起,所在的合作社开始推出香桃精品礼盒,在单果重量、外观等指标上制定了严格的选果标准,通过严选保证品质、分级售卖,使精品百花香桃从 论斤卖 转向分等级 论个卖 。
定价上,目前合作社推出的顶级精品百花香桃单果重 400 克以上,12 个一箱售价 228 元。同时,根据香桃的等级,也有 20 元 -30 元一斤的散装桃子,这仍远高于普通桃子的市场定价。
李元台表示: 走品牌路线不光是价格涨上去,关键是长期以来的品质和售后服务跟得上。
具体操作上,以桃树的肥料管理为例,合作社均使用有机肥料以及榨油剩下的油饼。虽然成本更高,但与普通肥料相比,果子的香度和甜度上能形成明显差别。
近几年,合作社的品牌种植模式也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并迅速扩大规模。
2020 年,依托适宜水果种植的优势水土和经验储备,长安村开始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其中 花果山 片区一期项目土地整治近 1300 亩,总体布局为上段种植 230 亩李子、中段种植 360 亩贡桃、下段种植 600 亩柑橘;2022 年,二期项目约 1800 亩;2023 年,三期项目也开始启动。
李元台介绍,长安村三期项目的投资模式是,政府负责前期投资,主要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土地规整、果苗种植。形成稳定投资收益后,一方面可交予农户自己管理,另一方面可继续托管给第三方公司让农户获取分红。
也因为地方政府更大规模的投资进入,果园种植更讲究现代化。以一期项目为例,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系统,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对果树的灌溉等功能进行管理。车行道也直接贯穿于山坡间的种植园。
在长安村耕耘十年后,李元台感受到的一个蕞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开始往回搬,并在农村盖起了小洋楼。规模不断扩张的种植业也带动更多回乡的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就业。
刘嘉熠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是要在两个城市中心建立一条成渝经济走廊,而支撑经济走廊的是一个又一个有特色的产业城市、产业小镇。从四川宜宾、泸州到重庆潼南区,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产业特色。西彭镇就是站在宏观描绘的背景下,形成了以铝产业为核心、城乡融合式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过程中,除了因西南铝业而生的配套企业,其他更多企业也在西彭镇竞相绽放。
22家券商拟分红共计超300亿元,中信证券拟派现逾70亿元居首
专访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重塑科技金融价值观
IPO撤单率抬头: 一季度79个首发项目折戟 招商证券撤否率居前
有多豪?华为公布2022年分红数据:人均百万的节奏 员工惊叹
英联股份:头部季度“英联转债”转股约2.07万股
华锋股份:头部季度“华锋转债”转股约9.44万股
索宝股份员工持股平台现外部人员,报告期内三次受行政处罚
紫光国微:2022年的存货占比还处于一个相对正常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EOD模式践行“两山理论”
南向资金4月3日净买入超52亿:加仓金山软件及商汤 流出美团
专访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白德利: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中国式现代化是投资信心所在
蹚出强基富民“新路子”,康佳集团助力乡村振兴“展新颜”
以事实为依据,洞悉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