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成都发布14条土地新政土地资源配置西减东增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重磅!成都发布14条土地新政 土地资源配置西减东增
2017/07/20 20:49:45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蒋君芳 陈碧红)
龙泉山东侧,将是成都未来产业开发的热点区域。在土地供应上,成都将如何保障?
7月20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成都产业新政50条”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土地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14条土地新政,回应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新政的现实需要:龙泉山东西两侧土地开发程度“失衡”
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战略部署。龙泉山东侧,将是成都未来产业开发的热点区域。
这一战略部署,也是当前成都的产业用地布局现状的迫切需要。成都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产业用地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愈发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龙泉山西侧平原地区开发强度偏大,龙泉山东侧平原地区尚未有效利用。
国土开发强度偏高的龙泉山西侧平原地区,是都江堰灌区优质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地类主要为水田和水浇地,耕地等别高,产业用地大量布局龙泉山西侧使得该区域耕地“占优补优”矛盾愈发突出。而龙泉山东侧平原地区现状国土开发强度较低,尚有较大拓展空间。
三次产业分类考虑:工业用地空间增量的60%布局“东进”区域
工业用地空间增量的60%布局“东进”区域
严格控制“西控”区域工业用地空间增量,加强环境管控;优化“南拓”、“北改”区域工业用地布局,促进产城融合,提高产出效率,有序疏解“中优”区域一般性制造业用地布局等。
在成都市37个服务业聚集区实施“三降两提”,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在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双流、温江、新都等区域保障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用地发展空间。全面划定并保护永久基本农田652.78万亩,其中龙泉山西侧增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25万亩,增加耕地保有量9.03万亩。每年单列不低于8%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规划新增农业设施用地8.8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供给方式:工业土地出让有了“20年期限”新选择
在工业用地供地方面,成都将采用租赁、弹性年期出让和使用标准厂房等多种供应方式,逐步实现工业项目用地的精细化供应。
有根据发现,中小企业正常成长周期只有8年-12年。此后,因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闲置不用等情况时有发生,工业用地很难盘活。20年工业土地出让期限
同时,成都尤其是鼓励小微型或尚需孵化的企业使用标准厂房。在成都看来,标准厂房既为其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载体,又可减轻企业负担。
提高集约利用水平:鼓励挖掘“存量”资源
为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细则》也指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土地新建工业厂房或增加原厂房层数,对新增的工业厂房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依法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多种方式对其使用的存量土地按规划进行再开发
1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这些知识需了解!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