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泉州芯谷石井临港高新区B片区项目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争优争先争效
我省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近期,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工作现场会在安溪县召开,福清市、石狮市作典型发言,同时印发了19个典型案例。本公众号现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泉州芯谷石井临港高新区B片区项目
泉州芯谷石井临港高新区B片区(以下简称“B片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于2019年12月获自然资源部复函同意,备案面积220.6公顷,是我省头部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同意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备案通过后,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原计划引进产业项目迟迟未能落地,导致片区建设进度缓慢。基于上述原因,南安市根据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分析,重新调整优化布局,综合布置生态修复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产业项目,加快启动B片区的建设,切实推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改造主体:B片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地块。
改造模式: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同步实施,充分利用项目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政策,促成产业项目落地,切实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B片区规划布局调整后,片区内先后有B片区市政道路一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B片区4号、5号、6号等5个项目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准用海,涉及用海面积110.99公顷(中填海面积100.33公顷)。其中,2024年通过招商引资,优中选优,签约落地九牧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8亿元,占地面积330亩,计划建设3个生产转化中心、2个灯塔工厂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超200亿元,年创造税收超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6500个。
片区的建设将加快推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扩展泉州南翼新城的产业空间约2700亩,充分发挥临港临空优势,成为泉厦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共赢的重要拼图,助力闽西南片区的协同发展。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制定填海区的使用功能和生态整治方案,坚持节约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的原则。
2.成立专班,扎实推进。成立围填海处置工作专班,深入研究自然资源部要素保障政策、泉州市围填海试点工作要求等,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等沟通衔接,利用好有关政策,提高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用海报批效率,提升项目用海要素保障。
3.强化招商,优中选优。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位,制定招商计划,建立项目筛选机制,分析产业链条,充分考察优中选优。
4.落实配套,生态优先。完善市政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步落实生态保护修复措施,营造片区稳定、优美的生态环境,既要产业兴,又要生态美。
1.充分利用项目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政策,由政府先行组织场地平整,积极筹划“三通一平”工作,利于招商引资,达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目的。
2.盘点全市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分类处置计划,整体规划布局,盘活可利用的围填海存量空间,积极引导符合规划定位的产业项目落地于围填海地块。【厅利用处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网站标识码:3500000004
闽ICP备2021001621号-1
中文域名: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政务
主办: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承办:福建省自然资源地理信息中心
为确保蕞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越南厂房土地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